罪证曝光!美国斥30亿美元全息监控本国民众

作者:安数网络 发布时间:2022-07-27 15:53:25 浏览次数:1084

近日,美国乔治敦大学隐私与技术法律中心发布《美国的天罗地网:21世纪数据驱动下的驱逐》的报告,揭露了美国入境和海关执法局(ICE)建立监控系统,绕过法律近乎全息监控美国公民。这也意味着执法局已经从一个普通的政府单位,发展成一个更庞大的国内监视机构

一、数据来源包罗万象

报告指出,美国入境和海关执法局使用的数据来源包括驾照数据、公共事务公司客户信息、通话记录、儿童福利记录、信用记录、就业记录、地理位置信息、医疗保健记录、住房记录和社交媒体发布内容等,涵盖了美国民众日常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例如,执法局已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检索了美国1/3成年人的驾照照片,可访问3/4成年人的驾照数据,并能够在他们居住的城市中追踪其车辆运行轨迹。执法局还购买了访问公共事务公司客户数据的权限,得以通过水电、燃气、移动通信、

互联网等记录获取人们当前的准确地址和电话号码等隐私数据。此外,执法局还通过与私人数据中介公司签订数据协议,获得了美国50个州和地区超过2.18亿公共事务客户信息的访问权限,占美国人口的2/3。

二、监控经费快速飙升

“9.11”袭击事件后创建的ICE,被赋予打击恐怖主义和执行移民法的广泛权力,事实上,ICE以反恐为由,跨越法律和道德界限收集人们的个人信息。

报告显示,美国入境和海关执法局建立监控系统,耗资近30亿美元。2008年至2021年间,ICE花费约28亿美元进行新的监控、数据收集和数据共享计划,在监控项目上的年度支出在此期间增长了五倍以上,从每年约7100万美元飙升至约3.88亿美元。此外,在地理定位提供商上花费了超过13亿美元,在面部扫描等生物识别技术上也花费了大约9600万美元,还有2.52亿美元用于访问国际公共安全和司法网络(Nlets)等关键政府数据库。

三、滥用信任无孔不入

美国入境和海关执法局作为国家机器,将民众的信任当成打开民众隐私数据的万能钥匙。报告揭发ICE种种越线监控行为后,多个美国媒体也加入曝光行列。美国独立新闻组织网站《水井新闻》(TheWellNews)证实一起发生于2020年的无证移民在申请驾照后被带走的事件,批评ICE在滥用移民对美国的信任。美国《国会山报》(TheHill)在一篇报道中指出,疫情期间ICE开发了一款名为Smartlink的GPS手机软件用于追踪移民,并声称只是为了确保他们出席移民法庭的听证会,但该软件已经被用于大量没有犯罪记录和没有被拘留的移民身上,是否有其他隐蔽用途尚未可知。

四、三大渠道公然窃密

报告显示,ICE利用了联邦和州隐私法的弱点,从三大渠道公然窃密,而美国联邦和州法律完全无力阻挡。

第一大渠道是直接要求美国各州车管局等州和地方官僚机构提供数据。有证据表明ICE每年向美国各地的车管所提出数百或数千个请求。据调查,在有授予驾驶执照资格的17个司法管辖区中,分别有6个州对“直接请求数据”、7个州对“访问政府数据库”、6个州对“数据代理”方式的限制较弱,另外有5个州对“人脸识别搜索”没有任何有意义的限制手段。

第二大渠道是通过政府数据库访问相关信息,同时购买人脸识别等服务协助分析相关数据。ICE直接通过美国各州车管局等州和地方官僚机构的数据系统获取几乎每个美国人的数据信息。同时,ICE绕过城市和州颁布的庇护政策,从国际公共安全和司法网络(Nlets)等政府数据库继续获取个人信息,州警察部门却很少保留ICE的Nlets数据库查询记录,这导致ICE的无下限查询行为显得尤为公开而隐秘。

第三大渠道是从不受监管的数据代理人渠道收集公民的公共设施使用记录及购买私营公司数据库。在针对公共设施使用记录数据的保护上,联邦隐私法和许多州的法律缺陷巨大。就此,ICE成功绕过“获取特定个人公共设施使用记录需要向水、电等公司发送传票”的限制,无所顾忌地追踪所有“可疑目标”。ICE向私营公司数据库购买了记录美国50个最大城市地区司机日常活动的大量车牌照片,用于“协助调查”。

美政府以“国家安全”的名义无视规则、突破底线的“双标”霸权行径非一日之功,在商业利益和“国家安全”这两大驱动力之下,类似ICE这样公然越权滥用公民个人隐私数据的“隐形”政府机构到底还有多少也是一个“细思极恐”的问题,对内虎视眈眈,长期以非手段监控美国公民,对外长臂管辖,辅以多方窃密和网络攻击,美政府编造的“国家安全”种种说辞正一个接着一个被世人识破,成为美国谋求霸权最显著的政治注脚。


及时掌握网络安全态势 尽在傻蛋网络安全监测系统

【网络安全监管部门】免费试用

本文来源:互联网

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
电话:400-869-9193 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