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网络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形形色色的网络犯罪也迅猛增加。以电信网络诈骗、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黑客攻击破坏等为代表的新型违法犯罪日趋职业化、智能化、科技化,欺骗性、针对性极强。近年来,全省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网络安全领域突出问题,不断提升侦查打击能力,全力开展“净网”“打击套路贷”“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和“打击网络黑客”等系列专项行动,有力震慑了网络犯罪的高发势头,有效净化了网络空间。
网络安全宣传进校园。(省公安厅网安总队供图)
重拳出击 打击各类网络违法犯罪
4月18日,海东市平安区公安局网安大队发现一个涉嫌容留、介绍、组织卖淫的微信群,通过侦查,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最终一举捣毁了一个隐藏在居民楼院内的卖淫嫖娼黑窝点,抓获涉案成员24名,其中依法刑事拘留20名,治安处罚4名。
今年6月,门源回族自治县的马某加了一个陌生人的微信。对方自称可以办理机动车驾驶证,马某便在微信里以转账的方式先后给对方付了共计5万余元人民币,后因对方迟迟不能办理驾驶证,才感觉受骗。为了挽回自己的损失,马某立即报案。门源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接到报案后,与网安大队积极配合,最终成功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刘某,将其成功抓获归案。原来刘某经常来往于各个城市,随身携带有多部手机,并利用他人身份信息持卡上网,在微信里一人冒充多种身份,以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等角色,以办理驾驶证的名义进行网络诈骗。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近年来,全省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在严打涉网违法犯罪方面,保持对网络诈骗、网络色情、网上涉枪涉毒涉爆等群众反映强烈的涉网违法犯罪活动的严打高压态势,常态化开展网络扫黄、缉毒、缉枪治爆和打击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等专项行动。自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以来,结合“净网2019”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整治黑客攻击、网络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突出违法犯罪,集中整治“黄赌毒”“刀枪爆”等网络乱象,坚决斩断网上黑灰产业利益链。近年来,全省网安部门共侦办案件4000余起,其中立案侦查刑事案件224起,配合相关警种侦办刑事案件2489起,累计抓获犯罪人员2973名。受案办理治安案件387起,配合相关警种办理治安案件900起,累计治安处罚违法人员1224名。
防患未然 清理整治网络安全隐患
5月7日,有人在网上发布一则虚假信息,信息大意为“不法分子男扮女装,扮成哑巴,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积石镇伊玛目村、街子镇三兰巴海村附近专偷小孩”。网安民警通过调查发现,该虚假信息最初源自微信用户韩某某,原来韩某某因一时兴起发布虚假信息,该信息又分别被王某、马某等人以不同形式在快手、微信等平台进行了转发。韩某某、王某、马某因涉嫌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分别依法予以罚款300元、罚款500元、拘留3日的行政处罚。
6月5日,海东市一网民发布视频称:小孩吃麻辣食物引发疾病,视频中一儿童全身溃烂,引发当地群众关注。经民警证实,当地网民马某在其孙子患“手足口病”就医治疗期间,拍摄小视频并通过微信群传发谣言信息。网安部门对造谣人员马某给予罚款500元的行政处罚。
7月17日16点20分左右,西宁市一网民侯某,在大通收费站通过快手直播平台发布涉嫌辱警骂警视频。通过调取大通主线收费站入口车辆信息,确定嫌疑车辆和发布视频的嫌疑人,通过电话将嫌疑人侯某传唤到省交通警察总队高速公路交警支队四大队进行询问,后经过民警调查取证,侯某违法事实属实,证据确凿。7月19日凌晨涉嫌在网络进行寻衅滋事的侯某被押送至大通县看守所,处以行政拘留8日并处400元罚款的处罚。
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除了网络谣言,近年来,全省公安机关网安部门针对互联网上贩卖枪支弹药、爆炸物品、管制刀具、公民个人信息,从事网络诈骗、赌博、招嫖、雇凶、传播淫秽色情等类违法信息,部署开展了常态化清理整治,累计发现处置互联网违法有害信息31万余条,积极整治网络环境,努力营造我省清朗洁净的网络空间。
多管齐下 筑牢网上网下安全屏障
“切莫轻易相信网络上‘中奖信息’;切莫参与刷单兼职;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邮件中的链接、图片、文件;任何人以任何借口索要‘保证金’时,都要保持警惕,不能随意转账汇款;快递单、飞机票、火车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票据不要乱丢乱放;使用微信、QQ等社交软件时,尽量不要发布可能会暴露自己的家庭住处、单位地址、子女情况等信息。”9月16日,在2019年青海省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现场,省公安厅网络安全保卫总队支队长李君向群众进行详细的网络安全提示。
在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全省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共在全省45处人员密集的场所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活动,期间共发放网络安全解读和网络诈骗宣传材料17000余份,宣传品900余份,制作展板106块、横幅70余个。在“法治日”,全省各地网安民警,结合具体案例,向群众详细介绍网络谣言、网络违法典型案例,常见的电信诈骗、网络诈骗、网络钓鱼、网络谣言等网络安全典型案例,帮助群众了解防网络诈骗措施,增强防护意识,提高防范技能。
互联网越是发达,网络安全越是重要。近年来,全省公安机关网安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规定,紧紧围绕重要节点、重大活动安保任务,以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为重点保卫对象,持续开展远程技术检测、现场执法检查、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等工作。自2017年以来,累计检查重点单位703家次。同时,积极推进网络安全实战演练,及时发现我省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和隐患,加强各单位、社会力量和公安网安部门的合成作战、协调配合能力,为共同维护全省网络安全贡献力量。
据省公安厅网安总队总队长赵建平介绍,“我省目前有网民580余万人,上网人数占青海总人口的96%。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维护网络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广大网民共同参与,共筑网络安全防线。”
网络确保安全,百姓才能心安。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对公安网安工作和网安民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省公安机关网安部门将紧跟互联网发展步伐,加强对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研究,强化责任担当,牢记初心使命,加强队伍建设和能力提升,使网安民警成为网上政治安全的捍卫者,网上公共秩序的维护者,网络空间安全的守护者。
来源:青海日报
及时掌握网络安全态势 尽在傻蛋网络安全监测系统
本文来源:
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
电话:400-869-9193 负责人:张明